曾几何时,预制菜被吹得天花乱坠,说是“懒人经济”的大救星,谁都抢着夸。什么“省时省力”“健康营养”,让上班族在家也能吃上一桌大餐,资本更是疯狂砸钱,企业个个赚得满盆满钵。可就是这么个“香饽饽”,最近却摊上了大事儿!央视315晚会上点名批评,直接把预制菜行业的遮羞布撕了个稀巴烂。股价狂跌、市值蒸发,安井食品、味知香等巨头一个接一个地倒霉,消费者的信任也跟着碎了一地。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件经过】
事情要从预制菜的“风光历史”说起。疫情那几年,大家都宅在家,外卖不方便,堂食也不行,预制菜简直就是救命稻草。买回来撕个包装袋,微波炉一热,三分钟搞定一盘菜,方便得不得了。那时候预制菜市场简直火得发烫,大家都看准了它能赚大钱。不光是消费者抢着买,资本也跟疯了一样往里面砸钱。安井食品、味知香这些公司,靠着“懒人福音”的名头,上市了、融资了,直接成了所谓的“预制菜第一股”。
2022年的时候,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打到了4196亿,预计到2026年甚至能突破万亿。听到这个数字,谁不眼红?企业们个个摩拳擦掌,想着怎么把市场吃得更狠一点,赚更多钱。可问题也从这里开始了。
为了抢市场,有些企业光想着怎么降低成本,直接把食品安全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抛在了脑后。比如用劣质原材料代替优质的,用便宜的糟头肉冒充好肉,还有的企业为了延长保质期,拼命往里面加防腐剂。更夸张的是,有些加工车间脏得让人看了恶心,卫生条件差到不忍直视。但这些企业却还在宣传什么“健康”“营养”,简直不要脸。
就不得不提2024年的央视315晚会了。这场晚会彻底把预制菜行业的黑幕曝光在了全国观众面前,特别是“糟头肉”的梅菜扣肉事件,直接让消费者炸了锅。所谓的“糟头肉”,就是原本品质就很差的肉,甚至还有腐败的风险,这些肉经过简单处理后,被企业重新包装,卖给消费者。你想想,谁能接受自己吃进嘴里的东西是这种玩意儿?
这次曝光把行业彻底炸开了锅,消费者开始集体对预制菜产生怀疑,销量下滑得一塌糊涂。安井食品、味知香这些曾经的行业巨头首当其冲,股价从高点掉到谷底,市值蒸发得不剩多少。就拿安井食品2024年之前股价还在278元的高位,结果315一曝光,直接掉到了87.89元,市值蒸发了200多亿。味知香日子也不好过,净利润直接同比狂降了43.37%。这些企业之前还在大吹特吹“黄金赛道”,现在呢?成了彻头彻尾的雷区。
消费者的信任一旦崩了,后果不是一般的严重。别看这些企业市值蒸发得厉害,真正的麻烦还在后头。销量下滑只是个开始,消费者一旦对食品安全产生疑虑,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补救回来的事儿。
这下子,企业们慌了,监管部门也坐不住了。2024年,中国六部委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新规,对预制菜的生产和销售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比如明确规定不能添加防腐剂,原材料必须严格把关,生产环境也要达到更高的卫生标准。
企业这边,为了自救,也开始忙着做改变。安井食品打了个头阵,他们调整了策略,把原本的“高质中高价”改成了“高质中价”,企图用性价比重新赢回消费者的心。除了价格,技术创新也成了企业们的救命稻草。什么超高压灭菌技术、冷冻锁鲜技术,开始被大力推广。说是这些技术既能保证食品安全,又能保留食材的营养和口感,试图重新给预制菜贴上“健康”的标签。
但光靠技术就够了吗?显然不是。消费者还在质疑:这些企业到底有没有良心?生产环节到底能不能透明化?说白了,消费者现在想要的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而是最基本的信任!企业就算把产品吹得天花乱坠,如果连生产车间都不敢公开,谁会放心去买?
现在有些企业开始想办法公开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环节,试图用透明化的方式打消消费者的疑虑。为了迎合不同人群的需求,企业也开始推出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比如针对老年人,推出低盐、低脂的营养菜;针对年轻人,推出适合单人食用的小包装套餐;还有些企业甚至研究出了地方特色的预制菜,试图用地域情怀打动消费者。
这些努力到底能不能奏效?这条路显然还很长。那些曾经靠“糊弄”消费者发家致富的企业,想要重新赢回信任,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网友们对这件事的态度,那真是五花八门,说啥的都有。有人气得不行,说:“这就是拿我们当傻子!平时买预制菜图个方便,结果吃进了肚子里的全是糟心货!”还有人直接开骂:“这些公司真是黑心到家了,糟头肉也敢拿出来卖?良心都让狗吃了吧?”
也有网友冷嘲热讽:“当初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懒人福音’,现在直接变成‘食品噩梦’了,真讽刺!”还有人阴阳怪气:“怪不得这么赚钱,这么省成本,不发财才怪呢!”不少人翻出315晚会的视频,说自己看得头皮发麻:“那个脏兮兮的加工车间,看得我饭都吐了,真是不忍直视。”
也有比较佛系的网友,表示已经麻木了:“食品行业不就是这样嘛,总得等曝光了才开始整改。咱们消费者也只能认栽,能怎么办呢?”还有人开玩笑调侃:“现在买预制菜得先看看成分表,确认没‘糟头肉’才敢买。以后是不是得带着放大镜逛超市了?”
有些网友则是直接劝人:“别买预制菜了,自己做饭吧,至少知道锅里是什么东西。实在懒得做,点外卖都比这强!”更绝的是,有人把自己亲身经历搬出来:“我买过一次预制菜,吃着总觉得味儿怪怪的,现在想想,怕不是吃的就是这糟头肉吧?!”
也有少数人对企业整改抱着观望态度。他们说:“毕竟预制菜还是方便的,等整改好了,看看有没有靠谱的再买。”但马上就有人怼回去:“都被坑成这样了,你还指望他们改?真是天真!”
更有网友直接对食品行业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每次都要等出事了才整改?平时监管部门都在干嘛?食品安全这种事,难道不该从源头抓起吗?”这话一出,评论区又炸了。有人附和:“对啊,企业黑心是一个问题,监管不到位也是大问题!”也有人泼冷水:“食品行业水深着呢,这点事儿根本不算啥。”
还有个网友评论得特别扎心:“食品安全问题年年曝光,年年都在改,结果年年都出新问题。预制菜这次是糟头肉,下次不知道又是什么幺蛾子。”
网友们的意见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对这些企业的信任,已经完全崩塌了。不少人甚至在评论里立了“flag”:“这辈子再也不买预制菜了!”也有嘴硬的网友表示:“我不信邪,先看看那些所谓的技术创新到底靠不靠谱。”
说到底,大伙儿的情绪无非就两种——失望透顶和愤怒无比。企业花再多钱宣传,搞再多的营销,都没办法掩盖消费者心里的那根刺。毕竟,食品安全这事儿,谁能忍得了糊弄?
各位看官你怎么看的?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文创作激励计划#
